最近的翻轉教育的一篇「果凍筆要買嗎?」引起話題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2088
在討論小學生到底該不該買一支200塊的筆之前
我想說說自己的故事
我讀的國中在一個還不錯的學區
雖然是公立學校,但同學幾乎都出生於財力中上的家庭
國中的時候流行converse帆布鞋
幾乎人腳一雙
而我一雙converse都沒買過,堅持穿了三年390的夜市鞋
一方面是覺得converse貴
另一方面是半年可以換一次新的
我覺得挺好
而我從來不掩飾
也很大方承認它就是雜牌
一開始偶爾會被同學笑買盜版
不停灌輸我一定要買converse的理由
後來漸漸習慣
看我各式各樣的鞋款換過一雙又一雙
到後來很多人開始問我390的鞋要去哪買
他們也想買
高中時流行Sony Ericsson手機
而我莫名得到了一支皮爾卡登牌手機
覺得不錯也就一直用下去
因為太特別 從沒撞過機
也成為健忘的我唯一沒掉過的手機
因為所有人都會幫我注意
一直到研究所
班上幾乎所有人都用iphone
而我在弄丟我的小米後
仍然在一片鼓吹買iphone的氣氛下
選擇了一支Samsung
只因為它符合我當時的需求
(有時候會想,這樣的個性沒被霸凌好像蠻值得慶幸的。)
我想說的是
這社會從來就不公平
每個人的出身、際遇都是天壤之別
身為一個對品德形塑有深刻影響力的國小老師
為了不讓孩子比較
一律沒收200元的高價果凍筆
這件事看似單純
其實暗藏了危機
先假設孩子們都乖乖的接受了
買得起果凍筆的孩子被剝奪了選擇權
被迫灌輸CP值才是一切的價值觀
久而久之失去了創造力和追求的動力
無趣又憋屈
而買不起的孩子終於不用再羨慕別人了
但他們學到的是
當自己得不到時
必須得有人出來主持公道
長大後
很可能成為那些
既羨慕又仇富、
一不順心就怨天怨地怨政府、
面對現實不堪一擊的自負酸民
齊頭式的平等沒有意義
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好、選擇不同價值的權利
沒有對錯
沒有月薪多少以下不能買iphone、
沒有買不起房不能太常出國、
沒有炫富就是傷天害理禍國殃民的道理
適當的羨慕與比較是動力來源
也是檢討和鞭策自己的契機
與其給孩子一個沒有貧富的桃花源
不如培養一顆強大的心
教育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盲從、不輕易被他人影響
同時也尊重每個人的價值選擇